ledpan 发表于 2021-2-11 16:15:30

我老板站在led的风口 两年时间买了一套2000多万的房

2009年,我老板站在led的风口,两年时间买了一套2000多万的房子。2016年不幸倒闭。这期间的经历记忆犹新。

2010年,老板派我在古镇设立办事处,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,大为光源的名声震惊了当地的led行业,这其中主要有四个重要因素。

在没有去古镇之前,我们已经有了3家大客户,分别是江门的迪生照明,横栏的华尔饰,古镇的品诚,这三家公司有两家是我的客户,所以很多细节我非常清楚。

每个月三家客户的订单量都稳定在50万个左右,在当时,欧普照明只有一间小厂房,这三家客户任何一家都能把欧普甩出去几条街,这就是公司要进驻古镇的原因。

到了古镇以后,我们分别在横栏,江门和古镇的重要路口拉横幅,红底黄字,白天被人清理了,晚上继续拉,连续拉了一个月,很多工厂都知道大为光源来了。广告成本几乎为零,都是我们业务员自己弄的。

同时我们的门市在瑞丰开业,租了两间大型门面,早上8点,老板请了舞狮表演,咚咚咚响了一个上午,一天之间,瑞丰几百家门市没有不知道我们的。

最关键的还是我们的技术总监,他曾是亿光技术最出色的工程师,我们2.7的产品几乎可以和艾迪森4.5的产品相媲美。艾迪森当时也算是国外一流品牌了。

再加上led行业处于爆发期,2011年在古镇提起大为光源,没有不竖大拇指的。但是成是因为那三家大客户,死也也是因为那三家大客户。

这三家公司有两家是浙江老板,很精明,总是能让我们和另一家供应商干仗,谁家的价格降了就把订单给谁做,所以价格几乎是一个月调整一次。

比如我为了多接一点订单,会主动把价格降低1毛钱,到了下个月,对手再降低1毛钱。合作不到半年,价格从2.7直接降到了1.9。

气的老板咬牙切齿的给我说:“和我打价格战,我就是不赚钱也要弄死他。”

说是这样说,不赚钱是不可能的事。面对这种无休止的价格战,只能选择偷工减料。

当时的芯片都是国外和台湾的,价格比较贵,奇力20*38的芯片,价格高达0.85元。这时候国内的三安光电开始投产,价格很便宜,但是品质是真的不行。(现在的三安很厉害)

奇力芯片可以做到80个流明,三安只能做到45左右,差了一半,但是价格也降了一半,老板决定用三安替代奇力。

但技术总监不答应,在他眼里,品质就是企业的生命,如此偷工减料,换来的一定是市场的唾弃和谩骂。两个人三观不合,最终分道扬镳。

从此以后,大为光源就成了烂货的代名词。

但老板不这么认为,他觉得自己这几年意气风发,赚了很多钱,谁都不放在眼里,用他的话来说,就是把他们统统搞死。

接下来公司开始做一款0.5w的烂货,价格低到0.7元。铜支架改成铁支架,因为散热能力不足,不加散热器点亮两分钟,灯珠就蹭蹭的冒白烟。

最终的结果如何呢?当时和我们竞争的几家公司确实全部倒闭了,被我们打的落花流水。本来以为这下大为光源就成了流通货的老大哥了,结果木林森加入了战场。

除了价格比我们便宜很多,它的品质也比我高几个档次。因为木林森有大型资本的进入,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,把我们的客户的客户抢了个精光,到2016年,老板只能变卖设备,低调收场。

我曾经劝过他,做这种流通货是很危险的,因为一旦时机成熟,就会有大型企业进来收割,他们的定位一定是销量最大的流通货。中小企业一定要学会在夹缝里生存。

和我们公司同时创业的立洋光电,旭宇光电等,就是坚持把自己的品质定位在中高端,最终避开了和木林森,长方的较量,这才得以生存,而且现在发展的都不错。

旭宇其实就是我们公司原来的技术总监和另一个老板创建的,在不到二年的时间里,因为坚持品质第一,旭宇成了古镇的品牌货,就像11年的大为光源。

大众领域的产品,销量无疑是最巨大的,能占领这个市场,需要的不仅仅是技术,想法,更需要强大的资本作为后盾,它们进入市场时,经常是赔本赚吆喝,像我们老板这种身价几千万的人,分分钟让你走投无路。

唯一正确的做法就应该像立洋光电一样,选择细分领域,虽然发现空间不大,但只要精耕细作,做好品牌,少了巨头的压制,一样可以活的有滋有味。

在现实生活中,无论是做人还是做生意都免不了竞争,在决定于对方开战之前,一定要考虑到敌我双方的差距,以卵击石,断不可取。不如避其锋芒,另辟战场。就像现在的实体店,总是想着和网店卖同样的产品,结局就只能被淘汰。https://lighting.ledpan.com/169.jpg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我老板站在led的风口 两年时间买了一套2000多万的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