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edpan 发表于 2021-6-20 01:45:13

从80年代小学就一直受着国人褒扬的人 沉痛悼念 愿举国哀悼

Q:从80年代小学就一直受着国人褒扬的人,远去了,沉痛悼念,厂区外稻田墨绿,愿举国哀悼!
中国共和国痛失袁隆平院士,享年91岁,记住这位让中国人“端牢饭碗”的英雄,送别袁老
https://lighting.ledpan.com/648.jpg
A:在古代是要建庙缅怀的人啊
Q:在我们父辈心里,基本等同我们这代人对邓公的认知一样的伟人。
A: 你父辈种过杂交水稻?
Q:所谓手里有粮,心里不慌。给大家讲个不好笑的笑话,我2000年相亲的时候,我老婆的婶子们来看门户,那年代第一件事情是用脚踢柜子有没粮食啊。我们那是做玉米种子的产区,所以都是很少的水田种稻米,如果粮食不高产,我们兄弟四个早饿死了。
A:我们吃过初代的杂交水稻,那个口感不好吃,还种过一段时间香米,现在的杂交水稻米基本都很不错了
Q:不好吃那是有的比较啊,对没吃的人有得吃比啥都强啊
A:很多地方都没种过他研究的那种,好像另一个人研究的好吃。之前看人辩论过,是的,以前老爸收割杂交水稻,很快就一袋,非常高兴。
Q:没挨过饿的人不懂那种情节的,中午吃饭我给我爸妈说这个事情,老爷子眼泪都出来了
A:多少的中国人因为老爷子的杂交稻才有机会活着
Q:对农民来说,特别五几年出生的人,完整的经历从捱饥受饿到能吃饱穿暖,甚至现在还营养过剩的老年人,他不用建庙也是神一样的存在。
A:传统水稻产量没杂交的高但农民是可以自己留种子的,杂交水稻种子要年年买,饭都吃不饱,留的种子都被吃了。
Q:其实传统的留种习惯他们还是有的,比如糯米还是传统的,最主要他其实解决了人的最基本生理需求。
A:这主要是做一个理念的开创者,为后面的研究者带来研究方向。很多人想黑他就是黑这一点嘛,说他研究的种植的不多。逝者已去,缅怀吧,历史会去评判的。
Q:就好比吃方便面的时候您跟我说吃方便不健康,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使命。
A:袁老的杂交水稻是真的没得黑,以前让多少人不饿死,现在的生活水平上来,人们需要更好吃的米,而杂交水稻好像口感不行,杂交水稻只能作为战时种植,保证中国人民有饭吃。就像蘑菇弹一样,你可以不用,但是不能没有。
Q:这是比较客观的态度,就跟中国工业今天对世界的影响一样,没有绝对的对错,但确实对我们或者说对这个已知的世界影响是不可逆的,所有不能留种的物种都是杂交转基因属性的,但在当时的环境是唯一的突破点,现在口感好的大米好像也是属于杂交稻吧
A:好像中国的很多种子都是进口国外的,不太记得了
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从80年代小学就一直受着国人褒扬的人 沉痛悼念 愿举国哀悼